
口腔健康是决定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健康结局的一个潜在因素。几乎世界各地的人群普遍存在龋齿,牙齿脱落等牙齿状况和不良的口腔卫生,尤其容易影响弱势群体与较高的死亡率有关(包括心血管和癌症相关的死亡)。
成人 CKD 患者较普通人群具有更严重的口腔疾病,也不经常使用口腔卫生服务。口腔疾病与炎症和营养不良有关,这可能加重透析治疗背景下的心血管疾病,因此成为肾衰竭背景下心血管事件一个公认的病因。但是口腔卫生和行为是否与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有关还不清楚。
ORAL-D 研究(Oral Diseases in Hemodialysis Study)是迄今为止第一项大型的跨国前瞻性队列研究,旨在评估口腔疾病和预防性口腔卫生措施是否独立于已存在的心血管疾病和其它社会人口学因素与患者早期的死亡相关。该研究由来自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 Palmer 教授主导,研究结果发表于近期的 Am J Kidney Dis 。
ORAL-D 研究于 2010~2012 年期间纳入了欧洲(法国、匈牙利、意大利、波兰、葡萄牙和西班牙)和南美洲(阿根廷)4205 例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成人患者。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和个人口腔护理指南进行标准的口腔检查来评估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包括无牙颌、牙齿腐烂、牙齿缺失、补牙的次数、刷牙情况,使用牙线情况和口腔卫生咨询。
结局指标采用进行口腔评估后 12 个月时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使用多变量校正后的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拟合与共享来解释国家中群集死亡的风险。
在平均随访 22.1 个月的过程中,共发生了 942 例死亡,包括 477 例心血管原因死亡。无牙颌、牙齿腐烂,牙齿缺失或补牙的分数 ≥ 14 分与早期全因死亡率相关,而使用牙线,使用漱口水漱口,每天刷牙至少 2 分钟,至少每 3 个月更换一次牙刷,在过去 6 个月内看过牙医则与较好的生存率有关,心血管死亡率的结果两者相似。
该研究提示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 ESRD 成人患者中,口腔卫生状况和卫生行为独立于其它风险因素(如收入情况和合并症)能够影响患者的死亡风险。较差的口腔卫生状况(牙齿脱落和牙齿疾病)与总的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有关,而预防性口腔卫生措施(口腔卫生习惯和更频繁的牙科护理)则与患者更好的生存率有关。
-
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2025年第46号)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
-
国家药监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药品生产许可证》发放有关事项的公告(2025年第35号)
-
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印发2025年国家医疗器械抽检产品检验方案的通知
-
国家药监局关于实施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有关事宜的公告(2025年第32号)
-
国家药监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颁布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公告(2025年第29号)
-
国家药监局关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进口医疗器械产品在中国境内企业生产有关事项的公告(2025年第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