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 广东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7月全面推开,全省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记者25日从广东省医改办了解到,广东本轮参与改革的公立医院监测数据显示,门诊收入药占比有所下降,技术劳务收入占比有所上升。门诊患者次均门诊费用略有上升,但扣除医保报销的门诊诊查费后,门诊患者实际承担的次均费用比改革前有所减少。住院患者费用总体减轻近3个百分点。 据广东省医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本轮启动改革的地区,包括广州、佛山和粤东西北地区共14个地市,改革范围包括各级各类公立医院,中央、军队、武警、省属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公立医院同步参加属地改革。其中,韶关市于今年4月1日启动;汕头、佛山、湛江3个市于7月1日启动;梅州、汕尾、潮州、揭阳4个市于7月8日启动;广州、河源、阳江、茂名、清远、云浮6个市于7月15日启动。加上此前已经启动改革的地区,广东省实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7月15日至21日,广州、佛山等14个市165家医疗费用监测点数据显示,门诊患者次均门诊费用274.1元,环比上升0.6%。门诊患者次均门诊药费122.5元,环比下降8.8%。门诊收入药占比44.7%,下降4.6个百分点;技术劳务收入占比19.3%,上升4.1个百分点。患者次均住院费用12085.1元,环比下降2.9%。患者次均住院药费3427.4元,环比下降9.5%。住院收入药占比28.4%,下降2.0个百分点;技术劳务收入占比27.7%,上升1.9个百分点。 广东省医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体来看,广东此轮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态势平稳,群众医疗负担有所减轻,医务人员技术劳务收入有所提升,基本达到改革预期.
相关栏目
-
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药品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公告(2023年第97号)为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监管信息化标准的统筹规划和体系建设,提升药品监管数字化水平和监管数据共享效能,根据《药品监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十四五”规划》要求,国家药监局组织制定了《药品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
国家药监局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2023年第101号)为进一步深化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依据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和监管工作实际,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动态调整工作程序》有关要求,国家药监局决定对《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进行调整
-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药品检查管理办法(试行)》部分条款有关事宜的通知 国药监药管〔2023〕26号为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规范药品检查行为,结合药品检查工作实际,国家药监局组织对《药品检查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进行了修订,主要修改完善了第三章《检查程序》和第九章《检查结果的处理》等有关条款(附件1)
-
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药品标准管理办法》的公告(2023年第86号)为规范和加强药品标准管理,建立最严谨的药品标准,保障药品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促进药品高质量发展,国家药监局组织制定了《药品标准管理办法》,现予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
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规范处方药网络销售信息展示的通知 药监综药管函〔2023〕333号为贯彻落实《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有关条款,规范处方药网络销售信息展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做好《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药监综药管函〔2022〕667号《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22年9月1日公布,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
国家药监局关于全面实施医疗器械电子注册证的公告(2022年第91号)在总结前期试点发放及应用情况基础上,国家药监局经研究决定,自2022年11月1日起,全面实施医疗器械电子注册证。